胡浏览器是我2023年末开始全职创办的初创企业,主要是做基于浏览器技术的AI自动化方案。2024年5月发布了世界首个AI浏览器,能够根据自然语言指令点击和填表,得到了一些关注(几千付费用户,几十家投资机构路演),并在2025年末决定结束全职创业(产品仍然会更新)。在此分享真实的创业经历和思考。
关键里程碑:
简单说就是一套 AI 自动化方案,能够完成网页、浏览器插件、桌面应用以及安卓原生应用的自动化操作。比如下达指令"帮我点个点心店的外卖,4分以上,100元以下",它就会根据你的喜好和历史记录帮你完成操作。
这套方案由多个互联互通的应用组成一个AI操作系统,让AI获得更多上下文和操作技能。每款应用不仅提供自动化能力,还强化了人人都要用的核心系统模块。
每个应用都是原生C++开发,性能比同类应用更快。
在谷歌应用商店就可以下载。2024年5月内测,2024年9月公开发布(世界首个AI浏览器)
独特价值:
自动化价值:
定价与用户:
之前有过几次创业,大多数比较失败,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。这次是第一次自己当CEO创业,做的又是浏览器/操作系统这样高风险高回报的事,是深思熟虑之后才在2023年决定的,主要基于以下考虑:
作为世界上最早用上ChatGPT的用户之一(2022年初),并且之前和OpenAI、Anthropic有过商业合作,到2023年我已经高强度使用生成式AI两年了。当时虽然还在开发面向软件工程师的AI编程工具,但已经清楚看到AI自动化对普通用户的价值:大量重复操作都可以直接说一句话让它自己完成,大幅提高便利度和生产力。
我认为浏览器是软件行业的皇冠,也是唯一有强技术门槛的领域。其他应用主要是界面和数据库的堆叠,只有质量上的差距,没有本质上的技术实现难度。
市面上AI浏览器主要有5种实现方案:
胡浏览器选择方案3和5,深度整合ChromiumOS与安卓系统,从系统层构建AI能力。这需要对大量浏览器模块有深厚积累。全球浏览器开发者不到一万人,主要分布在几个大公司,每人负责几百个模块中的一两个。要完成整个浏览器的AI系统级改造,需要对所有模块都有深入理解,而且难以把架构工作分工完成。这是极高的技术门槛,尤其在移动端,所以目前没有其他公司做到,预计也只有少数几家公司能做到。而因为实现路径非常曲折,技术实现上会有取舍,最后的方案也一定能实现差异化价值。
简单说就是几个可能的努力方向都需要大量投入,短期收益有限。
投资人的主要顾虑:
这两年的全职创业,目前回报确实不理想。但整个过程比较愉快,也有不少收获:
如果回到2023年,我可能不会选择这次创业。在金钱、时间、职业发展和社会评价上都有损失。
现在打算放弃全职创业,产品会继续更新,对合作机会保持开放。也欢迎对AI浏览器感兴趣的朋友交流探讨。
🙏 感谢每一位付费用户的支持 🙏 感谢每一位投资人的时间
相关链接: